一、什么是農業普查?
農業普查顧名思義是和“農業”有關,我國農業普查中的農業行業范圍是農林牧漁業及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同時,還有一個鮮明的中國特色,就是不僅包括了農業,還涵蓋了農村和農民。可以說我國的農業普查是一項全面了解農業、農村、農民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
二、與以往普查相比,這次普查有什么變化和創新?
第四次全國農業普查堅持依法普查、科學普查、為民普查,堅持實事求是、守正創新,與前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相比,既有延承,也有創新。
一是普查內容與時俱進。這次普查在摸清“三農”家底的基礎上,對多元化食物供給、農業新質生產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新情況進行調查,將全面反映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二是普查方法科學高效。這次普查采取全面普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長表與短表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將有力提高普查工作質效,減輕基層工作負擔。
三是普查手段數字賦能。這次普查將加強現代化調查手段的應用,充分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和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普查數智化水平。
四是普查數據共治共享。這次普查將廣泛應用行政記錄,加強普查資料開發利用,打造農業普查數據“一張圖”,促進普查成果的廣泛應用和共享。
三、如何確保這次普查順利實施?
第四次全國農業普查涉及范圍廣、調查對象多、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為加強對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重慶市梁平區第四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全區農業普查工作, 協調解決普查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統計局,負責普查日常工作的組織和協調。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成立相應的普查領導小組,認真組織實施好本地區第四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此次普查將充分發揮縣、鄉、村的作用,廣泛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認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四、普查對象如何支持和配合普查?
農業普查是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需要廣大普查對象的支持和配合。普查對象要按時、如實填報普查表,不得提供不真實、不完整的普查資料或者遲報、拒報普查資料。普查人員要如實搜集、報送普查資料,不得偽造、篡改普查資料。普查工作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普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不得對外提供,不得用于統計以外的目的。普查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必須嚴格履行保密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