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探測中心等20多家單位共同發起“聲景中國”國家級科研項目,本項目通過全國不同省份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布設國產自主的聲紋傳感器,系統采集鳥鳴、蟲鳴、蛙鳴等自然聲,構建開放共享的聲景數據庫,為生態保護提供科學支持。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作為市級重要濕地,積極響應“聲景中國”項目,在區域內科學布局3個監測點進行生物多樣性監測。
據了解,該設備擁有高精度識別能力,國內物種識別種類聲音超1500種,國外鳥類識別物種達400余種,識別率高達85%,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自今年7月份監測設備試運行以來,所安裝的3個智慧監測設備點共監測到白頭鵯、白頰噪鹛、棕背伯勞等40余種鳥類聲音,聲紋記錄達3000余條。
下一步,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將確保3個監測點穩定運行,持續采集自然聲紋數據,逐步擴大監測范圍對濕地公園全覆蓋;同時加強“聲景中國”項目聲紋識別技術與雙桂湖AI鳥類智能監測系統邊緣識別技術相融合,為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數據支撐,不斷提升智慧濕地監測水平;積極探索其在生態旅游、環境教育等方面應用,豐富游客體驗,提升生態旅游吸引力,通過聲音數據開展系列科普活動,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周洋洋)
